20210719-分享与带人

7/19/2021 生活笔记周报个人思考业务随想

题图:pixabay

目前正在突破改变的两件事儿

# 分享

我个人一直把 “分享” 分为这么三层:

第一层:自己把某项技术钻研透并沉淀下来

第二层:分享给别人听,让别人听懂

第三层:让你的听众从你身上学到他想要获取到的知识

之前也做过一些分享,没太当回事儿。抱着人家爱听不听的心态,我自己爽就好了。自身的固有思维让我只想处于第一层,毕竟把某个东西钻研明白了都挺耗时间的,再深入浅出讲给别人听就更费劲了。讲得好还好,讲得不好、不清不楚的还误人子弟。

但是改变总得迫不及待的,不能万事俱备再出发,边走边学更能锻炼人。

本周开始,会陆续做一些技术分享。尽我能力,锻炼自己,让别人收益。

# 带新同学

最近有在开始带新同学。咋说呢?最开始挺排斥的。之前也带过新人,挺累的,还容易背锅。在线上出问题的时候,我会比较急躁,在处理事故的同时会忽略诸多感官情绪、客观存在等问题, 如果出问题的地方还不是我亲自负责的更甚。作为一个执行者,这无伤大雅。但如果作为更上层,这就有点不合时宜。自认为没毛病,实际上是积极错觉。 但我总是顾不上不合时宜。

在《瞬变》上看到一则故事。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两名心里学家发起过一个实验,"你待在房间里,突然一个陌生人走进来,坐在一张桌子前,拿起一张报纸,用正常语调大声朗读一则天气预报:明天最高气温......整段"播报"历时90秒,随后他走出房间。现在,请你猜测此人智商几何"。这种实验和问题很荒谬哈,但是这项实验结果是:默认人猜的答案比本人更准,正确率高出66%左右。

这并不是因为某些人善于猜测,而是因为每个人其实都拙于自我评估,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,毕竟拥有自身几十年的数据资料。但是自我评估的优劣并不完全取决于掌握信息的多少,还事关诠释,我们总是用最乐观的态度来诠释每件事。但是在客观条件下,事情真的是这样子的吗?

在我们谋求改变的过程中,积极错觉是个棘手的难题,在改变自我,迈向新方向之前,必须看清真实的自己。

所以有时候你觉得自己的情绪很正常,符合天时地利人和。但是"说者无意,听者有心",怎么处理这种情况,怎么转变,怎样打破积极错觉。是我目前做这个的动力与源泉。

#

最后更新时间: 8/16/2021, 9:58:44 PM